視頻會議系統中的幾大常見問題!
文章發布時間:2023-12-29
一、會場拾音和擴聲
通常,音視頻會議活動場地設計必須能夠適應工作臺上發言和臺下發言兩種方式不同的使用狀態。這兩種方法使用會議狀態對本會場擴聲產生一個明顯的影響。由于中、小型企業報告廳的主揚聲器通常安裝在站臺入口兩側的墻壁上,在臺上演講時,麥克風不被主揚聲器覆蓋,可以通過獲得具有更高的傳聲增益;臺下講話時,麥克風已進入主揚聲器覆蓋范圍,傳聲增益必然會降低。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在聽眾面前講話時,盡量不要讓主講人的講話區域覆蓋之外。這兩種方法可以考慮。一種方法是使主揚聲器安裝支架的傾斜角度可調,并旋轉主揚聲器以減小在舞臺下講話時的傾斜角度。另一種方法是,主講人不是固定的,而是安裝在講話人支架上,在聽眾面前講話時,主講人和支架應向后移動。這兩種方法都允許舞臺下的麥克風與主揚聲器區域隔離。
二、偏遠進行會場聲音控制信號的擴音
視頻會議終端實際輸出的遠程音頻信號存在音量不足、失真、噪聲(包括交流聲)等問題。視頻會議終端的音頻輸出電平應盡可能調高,這樣不僅可以增加音量,而且可以提高信噪比。噪聲,尤其是交流噪聲,是視頻會議音頻系統中常見的問題。大多數交流電的聲音是由于接地不當而形成“地回路”而引起的。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在視頻會議終端和混頻器輸入端之間添加一個音頻隔離器。音頻隔離器應配備一個金屬屏蔽盒并接地,以避免與音頻隔離器產生電磁干擾。遠程場聲信號分別發送到所述混頻器的通道,而不是通過信號選擇器與其他信號(如播放器)共享所述混頻器的通道。
三、進行本地會場聲音送出
本地會場和本地擴聲的音頻數據信號不應通過使用混頻器的同一文化輸出控制信號,而應從混頻器的輔助或分組輸出一個端口發送到視頻發送到會議終端的音頻輸入端,這樣既有利于獨立自主調節發送信號的電平,又不產生影響本地擴聲的音量。而且雖然回聲抑制作用功能研究已經成為集成在大部分視頻會議終端中,但分流輸出更有利于抑制遠程會場帶來的聲反饋或回聲。
四、錄音
現已有專門用于會議錄音錄像的多路錄播設備;如果只是錄音,可以在電腦上安裝錄音軟件,只有某些電腦(尤其是移動電腦)聲卡只有麥克風輸入端口而沒有線路輸入端口,那么混頻器“錄音輸出”端口的信號必須經過兩個電阻衰減到麥克風電平,否則可能會使聲卡輸入端口過載,造成錄音失真。
五、視頻信息系統-攝像技術系統
多臺攝像機,要選擇最合適的顯示或發送,需要對每臺攝像機的圖像進行同一時間的預監控。因此,每個攝像頭的輸出需要通過一個1分2視頻分離器來分配,一個用于視頻交換設備,一個用于預監視的監視器。為了避免顯示器過多,可以使用分屏顯示模式。也可以使用多通道1分2視頻分離器和多幀分離器產品的視頻監控。如果想讓攝像機自動跟蹤揚聲器,最好使用”手拉手”會議系統,通過手動打開發言單元來控制攝像機跟蹤。
六、顯示系統
目前主要的顯示模式是正投影,只要注意周邊環境亮度,就能獲得滿意的顯示效果。為發言人設置“返看”顯示器通常是平板顯示。離子顯示器比液晶顯示器具有更好的圖像質量,但大多數有明顯的反光。然而現在,許多“硬屏”液晶顯示器也有明顯的反光。但視頻會議顯示很少黑暗的場景,反射可能不是很明顯。
七、照明系統
為正確進行再現景物色彩,視頻會議會場照明需使用3200K三基色熒光燈,光線柔和、溫度低、節能?,F在有可調光的三基色熒光燈,使用結合起來可以更加具有靈活方便性。由于自然光的色溫遠高于三基色燈,如果通過這兩種光源同時照射,可能存在對圖像分析造成色彩干擾,因此我們不宜選擇使用并盡量避開自然光。
八、電源和接地
由于網絡視頻進行會議往往有重要工作會議,為保證會場系統供電企業安全提供可靠,減少供電公司帶來的干擾,視頻會議通過設備、照明、空調等電源要分流,視頻會議設備可以安裝線路UPS。為了會議人員安全,保護接地是必要的。
九、會議環境的建聲建設
在會議場所,建聲問題除了在大會議工程外,會場建設對聲學設計往往會進程忽略。由于缺乏建聲的概念以及對資金的節省,另外一些小型建筑設計公司也不具備建聲設計等能力,因此很少會專門進行聲學設計。裝橫公司又主要以美觀出發,并且基本也不具備建聲能力。因此長期使用玻璃、石材、金屬等光滑的裝飾表面,造成混響時間長清晰度差聲音傳輸增益低, 或使用大量軟包,造成中高頻聲音吸收過多,使聲音發干。音視頻會議場所以語言擴聲為主,從語言清晰度要求出發考慮,讓其全頻混響時間在0.5s~0.8s之間為最佳。因此,建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比使用昂貴的設備更經濟,甚至“事半功倍”的效果。